自动化流水线的设计方案有哪些
1、选择合理的交通工具。
运输工具一般指传送带。根据产品间隔长度和实际情况,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和长度。
2.流水线生产布局。
流水线的平面设计要保证零件的运输路线短,生产工人方便,辅助服务部门方便,生产区域利用有效,流水线之间相互衔接。装配线的位置关系到装配线之间的关系,应按加工件装配所需的顺序进行布置,在整体布置时要考虑材料流向,以缩短路线,减少运输工作量。
3.制作装配线标准计划的指示图。
根据装配线上每个工作地点一定节拍的重复生产,可以定制装配线的标准计划指令图,显示装配线生产的周期标准、工作制度和工序等。为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。

4.确定装配线的生产节奏。
装配线节拍是两个相同的产品按顺序排列的时间间隔,它可以指示装配线的生产率,是装配线重要的工作参数。
当生产线上加工的零件很小,节拍只有几秒或几十秒时,零件就会批量运输。此时,两批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节奏,等于节拍与运输批次的乘积。装配线批量运输产品时,如果批量较大,可以简化运输工作,但装配线的产品占用也会相应增加。
5.组织过程同步和工作场所(设备要求)。
流水线节奏确定后,工艺流程要根据节奏进行调整,使每道工序的时间与流水线节奏相等或成正比。这项工作被称为进程同步。工艺同步是组织装配线的必要条件,也是提高设备负荷和劳动生产率、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。
6.确定装配线的工人需求,合理分配工人数量。
装配线上的工序数量确定后,就可以计算出装配线上需要的工人数量。工人的数量应该合理分配,以避免人员冗余。
7.评估装配线组织的经济效果。
装配线的经济效果指标主要包括:产品产量的增长和增长率、劳动生产率和增长率、流动资金占用的节约额、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、投资的附加回收期、年度综合节约额等。